新闻播报|儿童青少年如何安全高效护眼?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4-06-07

如何安全高效护眼?

听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于6月2日—7日开展,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如何维持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哪些方法可有效护眼?近视防治要注意什么?围绕这些学生和家长热切关注的眼部健康问题,一起来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01 近视如何防治?

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指出:

1

保持正确用眼距离

近距离用眼持续时间长(>45分钟)和阅读距离近(<33厘米)等是近视的危险因素。此外,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厘米)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

2

保持合理读写姿势

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

3

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可以减少调节滞后,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4

坚持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防控近视最有效的方法。保持每天累计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使孩子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

5

定期进行视力筛查

建议每三个月筛查一次视力,并根据度数增长情况给予不同的干预方式。


02 如何做好近视防控?

这些专家建议请收藏!
图片

“如果说把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比作银行,那么远视储备就相当于预防近视的‘储蓄’,这个积蓄消耗光了,就会近视。”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宣讲团副团长 卓业鸿

--------------------------------

图片

“抓好近视防控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孩子户外活动多了,‘小眼镜’就少了,自然会带动‘小胖墩’‘小驼背’数量下降,同时还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产生,而且只需户外强光暴露即可,近视保护作用与运动与否无关,与户外暴露的累计时间长短有关。
越是年龄小的儿童越要少看近的东西,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0—3岁儿童不可接触电子产品,4—6岁儿童偶尔使用电子产品,建议每次不超过15分钟。”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副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终身名誉院长   瞿佳

--------------------------------

图片

“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蓝光频闪容易导致眼疲劳,增加了近视以及近视度数加重风险,在长时间看电子屏幕的过程中眨眼频次减少有可能会引发干眼症。

要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信息素养,家庭方面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家长尽量给孩子使用屏幕大、字体大、清晰度高、亮度合适的电子产品。”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宣讲团副团长 杨莉华

--------------------------------

图片

“近视防控是一生的事情。要避免防控高度近视的误区,应当认识到定期检查和随访的重要性,提升公众对于高度近视的认知水平,普及检查手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宣讲团成员、甘肃省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文芳

--------------------------------

图片

“众所周知,高糖和高淀粉饮食会增加近视的风险。餐后血糖升高,高糖饮食引起的胰岛素增加容易诱导近视发生。”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家长宣讲团团长、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   倪海龙

--------------------------------

图片

“规范的眼保健操能减缓小学生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长,能改善视疲劳和提高灵敏度,建议对眼保健操的操作进行规范。”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教育部门负责人宣讲团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 毕宏生

--------------------------------

图片

“把户外活动作为近视防控的重要抓手,在学校内抓实“课间十分钟”,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有效控制学生近视。”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教育部门负责人宣讲团团长、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倪彤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部分段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