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别让“真假”近视模糊孩子的未来

2025-04-09

在当今社会,近视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普遍的视力问题,困扰着无数人。而近视又可细分为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了解它们不同的病因差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应对近视至关重要。

R-C.jpg


一、病因差异

1、假性近视的成因

假性近视主要由用眼过度导致睫状肌痉挛,使晶状体厚度增加,暂时性改变屈光状态,但眼球结构未发生器质性改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眼睛需要持续地调节焦距,这就使得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仿佛一个一直在工作的弹簧,失去了弹性。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可以根据不同的视物距离进行灵活的调节。但当睫状肌痉挛时,它会迫使晶状体变厚。晶状体厚度的增加,使得光线在进入眼睛后,聚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而暂时性地改变了眼睛的屈光状态。

2、真性近视的成因

真性近视是由于眼轴变长,导致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属于不可逆的器质性变化。正常情况下,眼轴的长度是相对稳定的,由于遗传因素、长期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多种原因,眼轴可能会逐渐变长。比如,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近视的遗传倾向,他们的眼球在发育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异常。另外,如果一个人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球为了适应这种近距离视物的需求,会不断地进行调整,久而久之,眼轴就可能会被拉长。

二、症状和表现

1、假性近视的表现

假性近视患者常表现为视物模糊、眼部酸胀、干涩、畏光等视疲劳症状,且症状在休息后可以缓解。孩子常眯眼、揉眼,频繁眨眼;看远处物体时不自觉凑近,注意力不集中时,家长需要警惕,孩子可能处于假性近视阶段。

2、真性近视的表现

除了上述症状,真性近视患者的视力还会持续下降,看黑板上的字模糊不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伴随眼球突出、眼轴增长等结构性改变,且症状无法通过单纯休息恢复。

三、核心鉴别方法

散瞳验光是区分两者的金标准。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后,假性近视的屈光度会消失,视力恢复正常;真性近视则仍存在近视度数。此外,云雾法(戴+3.0D镜片后查视力变化)和动态检影法也可辅助鉴别,但准确性低于散瞳验光。

四、治疗与干预措施

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如定时远眺、减少近距离用眼)、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视觉训练等方法恢复。

真性近视需通过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或屈光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此外,真性近视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眼轴变化。通过测量眼轴的长度,可以了解近视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眼轴增长过快,可能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调整眼镜度数等。

五、转化风险与预防

假性近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在数月到两年内发展为真性近视。预防措施包括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每用眼20分钟休息5分钟、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避免暗光或颠簸环境下用眼,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及锌、铬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瘦肉等,来保证眼睛的营养需求。

预防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假性近视转化为真性近视的风险,保护眼睛健康。而且,预防近视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育至关重要,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长期坚持预防措施,让我们的眼睛始终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对待近视问题时,我们要避免陷入常见的误区,遵循科学的方法。对于假性近视,要注意改善用眼习惯,避免随意佩戴眼镜;对于真性近视,要采取科学的矫正方法,不要轻信一些虚假的治疗宣传。同时,要重视定期验光检查,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才能更好地保护眼睛健康,减少近视带来的不良影响。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部分段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