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损害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眼病。儿童青少年近视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发展,妨碍他们的日常生活。
一、视力检查
1.应定期(每年1-2次)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视力检查。
2.记录和表达视力时,应当标注所采用的视力表类型。
3.检查结果: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定为:3岁0:5,4岁0.6,5岁0.8,6岁及以上1.0。
二、屈光筛查
应定期(每年1-2次)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屈光筛查并建立视力及屈光筛查档案。
三、建立屈光档案
对每个儿童及青少年都应建立视力及屈光档案,记录视力及屈光筛查结果,有条件的地方可记录眼轴、眼位等情况。
1、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5一6厘米),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保持读写时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躺卧,及光线昏暗或强光下读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2、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长时近距使用电子产品能够造成视力损伤,0-3岁幼儿应避免使用电子产品。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连续线上学习时间或视屏时间不超过20-30分钟,电视的观看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电脑的水平观看距离不小于50厘米,手机的观看距离不小于40厘米。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问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连续近距离用30一40分钟应当休息远跳10分钟。
3、保证充足的户外阳光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密切相关,是近视的一种保护因素。提倡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时长2小时以上,每周户外活动时长14小时以上,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
4、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可以减少调节迟滞,改善主观视疲劳感受,从而有助于控制近视。五、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近视发生发展的其他环境因素可能还包括营养、睡眠时问、微量元素等。儿童青少年应当做到均衡营养,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保证充足睡眠,幼儿园、小学生每天睡眠量达到10小时左右,初中生9小时左右,高中生8小时左右。六、教育学生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
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