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科普 | 儿童的视觉功能是怎样发育的?

2024-03-22
儿童的视觉功能
是怎样发育的
视界无镜爱眼小课堂

儿童视觉是个体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由视觉提供。


01

儿童视觉能力

图片
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是出生后6个月,眼球运动的自由控制能力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完成。
视觉功能首先发育,大约于1岁接近成人,进而引导了精细运动能力的发育并使其更加精细准确、更为协调迅速。
1 岁前是婴幼儿视觉发育的黄金时期。婴幼儿的视觉功能发育尚未完善,需在外界环境不断刺激下才逐渐发育成熟。其中出生后个月内视功能发育最快,7个月~4 岁相对变慢,9 岁发育基本完善。



02

视觉发育过程

图片
视觉发育过程包括视觉定位、注视、追视、视线转移等。

一.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0~2个月)


01

新生儿调节晶状体的能力较不能准确聚焦以致视物成像模糊,无论物体距眼1米或10米,看到的图像都是模糊的。

02

只能接受单纯和强烈的光线和颜色,如黑、白色、大色块或简单的线条及图形。有瞳孔对光反射、眨眼反射。能感觉到眼前摆动的手,不过距离很有限,能看清约20厘米距离处的物体。

03

眼球只能随头颈转动而转动,头部和上肢活动限制了眼球运动,对于快速运动的物体表现更为明显,追视范围比较小,如果在 20~25厘米处悬挂一个直径 8~l0厘米红色圆环,左右摆动能注视 45°范围。

04

能够通过周围视野捕捉运动中的物体,然后再由中心视野矫正并识别捕捉到的物体。对于刺激强烈的目标物体会出现视觉定位和注视。

05

由于眼球控制不充分,可出现眼球向侧固定,单眼看物体的情况。虽然 ATNR 会妨碍眼球随意运动,但有助于向伸手侧注视。


二.物体辨认阶段(3~6个月)


01

随着头颈部稳定程度提高,眼球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出现眼球随意运动,能够辨别不同的面孔。双手向中线合拢时,双眼能够注视物体。

02

4个月时,随着头部左右转动动作的出现,追视和视线转移也随之发育。

03

6个月时,眼球已能进行快速运动,并能通过正确调整眼球转动来辨认不同焦距的物体。双眼同视功能获得。

04

眼球运动控制发育规律:首先是水平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其次是垂直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最后是斜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三.精细辨认物体阶段(7个月以后)


01

随着追视功能的发育,眼球的精细运动能力提高开始能够辨别物体。

02

辐辏运动是双眼朝相反方向运动的形式,比眼球在水平方向的追视运动难度大,空间深度知觉需通过眼球调节辐辏运动来实现。

03

正确辨别空间深度不仅能对运动的物体进行辨别,而且有助于了解到自身运动时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能感觉到物体的存在,避免与物体发生碰撞。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部分段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