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一台精密的相机,那么黄斑就像是相机的镜头中心部分,负责最清晰、最敏锐的成像。一旦这个关键部分出现问题,就如同相机的镜头磨损了一样,拍出的照片会变得模糊、变形。黄斑变性就是这一种影响眼睛“镜头”的疾病。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黄斑变性这个威胁我们视力的“恶魔”。
01
什么是黄斑变性?
黄斑位于眼底的后极部,视网膜的中心部,负责光觉、形觉和色觉。黄斑变性(macular degeneration)是指由于年龄、遗传、不良环境、慢性光损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眼部视网膜处的黄斑发生萎缩或代谢异常,导致黄斑部位出现异常代谢物聚集、结构改变、功能减退,最终视力异常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单眼或双眼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并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失去白天视力及色觉甚至失明。
02
黄斑变性的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及疾病病理表现,主要分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相关性黄斑变性及近视性黄斑变性。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发病主要与年龄有关,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病理表现及临床特征又可分为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及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2、遗传相关性黄斑变性
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发生于青少年,甚至婴儿。根据不同的发病年龄可分为婴儿型、少年型、成人型、老年型。
3、近视性黄斑变性
发病主要与高度近视、眼轴延长、视网膜脉络膜受到拉伸等因素有关。
03
黄斑变性的病因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主要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代谢衰退和异常有关。在年龄增长、遗传因素、不良环境、营养失衡、光损伤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可使视网膜色素上皮代谢衰退,黄斑上出现异常,导致黄斑变性。或异常代谢物聚集后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而新生的血管出血、渗出,继而形成瘢痕组织,导致黄斑变性。
遗传相关性黄斑变性主要与关键性蛋白表达异常相关。
近视性黄斑变性主要是眼轴变长,视网膜脉络膜拉伸导致的萎缩性、牵拉性或新生血管性病变。
04
黄斑变性的症状
黄斑变性主要症状为视物变形和中心视力降低。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1)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起病缓慢,通常难以察觉到视力减退,且容易误认为是由于老视眼导致的视力减退。眼底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黄色点状沉着物。
(2)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表现为单眼视力明显下降,出现严重的中心视力丧失和视物变形。另一眼也可能在较长时间后出现症状。
2、遗传相关性黄斑变性
(1)婴儿型(Best病)
主要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在疾病早期视力正常或轻度下降,色觉正常,疾病中后期可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色觉障碍,视野中心有暗点。该疾病也有发生于成人者。
(2)少年型(stargardt病)
主要特点为青少年时期双眼对称出现视力快速下降,无法矫治至正常水平,在成年时视力可降至0.1,白天会有不同程度的失明症状,疾病后期可能会失去色觉。眼底检查可见双眼对称性的“牛眼状”的萎缩性病变,部分人群眼底伴有不规则黄色斑点。
(3)成人型(Behr氏病)
基本表现与少年型相同,但发病年龄稍晚,一般发生于成人。
(4)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症
主要表现为出生时眼部正常,而到了一定年龄后出现视力持续下降、色觉异常、畏光及眼球震颤等症状。
3、近视性黄斑变性
一般伴有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表现为远近视力均出现显著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
05
黄斑变性的治疗
目前本病无法完全治愈,通过规范化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无论哪种黄斑变性,一旦病变进入晚期,出现视网膜严重萎缩或者瘢痕,再进行治疗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1、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
(1)康博西普眼用注射液:适用于老年性黄斑病变。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方式,来达到改善黄斑变性的治疗目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出血、结膜充血和眼内压增高。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2)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主要适应症为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为眼内炎症、头痛、眼痛、结膜出血等。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3、其他治疗
激光治疗:适用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伴中心凹外新生血管患者。是一种物理疗法,高能激光透过眼球,进入黄斑部位,通过热凝的作用破坏视网膜中新生血管,控制新生血管出血及渗出。
06
黄斑变性的日常护理
1、症状监测
确诊黄斑变性后,如视力下降加重,代表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并发症监测
确诊黄斑变性后,如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急剧下降,代表存在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确诊黄斑变性后,具体需谨遵医嘱,可留好主治医生的联系方式,及时沟通病情。
日常饮食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鸡蛋能提供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保护黄斑的细胞;多吃富含脂肪的鱼类,鱼类富含w-3脂肪酸,能够控制炎症并增加血液循环,包括三文鱼沙丁鱼、鲱鱼、湖鳞鱼,不喜欢吃鱼的可以选择服用鱼油;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芥末、大蒜等。
黄斑变性是一种复杂且具有高危害性的眼部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等多个因素。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及时接受专业的眼科治疗等方式,将保护黄斑健康视为保护视力的核心任务,守护我们的视觉世界。
1、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部分段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