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俗称“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结膜炎的一种类型。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多见。红眼病潜伏期为3-7天,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家庭内、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传染,多为单眼发病,很快会传染到另一眼,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由细菌感染所致,病原体可随季节变化。
一、红眼病的病因
急性结膜炎是指微生物感染等引起的结膜组织急性炎症,可见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衣原体感染和自身免疫低等因素,可通过接触传播,好发于儿童、不注意用眼卫生的人群、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可由机体过度疲劳诱发。
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
01
微生物感染
致病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病毒或衣原体,偶见真菌、立克次体和寄生虫感染。
02
物理刺激
如风沙、烟尘、紫外线等和化学性损伤,医用药品、酸碱或有毒气体等也可引起结膜炎。
03
免疫性病变
部分结膜炎是由于过敏或与全身状况相关的内因,如肺结核、梅毒,或邻近组织炎症蔓延引起。
二、红眼病的主要类型
01
细菌性结膜炎
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发病较急,眼部有明显的红肿、疼痛、瘙痒感,眼屎多且呈黄色脓性。严重时可出现眼睑肿胀、视力轻度下降等症状。
02
病毒性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肠道病毒等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双眼先后发病,可伴有流泪、畏光、异物感等。眼屎相对较稀薄,呈水样或浆液性。还可能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
03
过敏性结膜炎
部分结膜炎是由于过敏或与全身状况相关的内因,如肺结核、梅毒,或邻近组织炎症蔓延引起。
三、红眼病的症状
急性结膜炎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仅表现为眼红、瘙痒,重者表现为眼烧灼感、畏光、流泪等,还可表现为结膜充血、结膜分泌物、乳头增生等症状。
1、典型症状
(1)结膜充血,表现为表层血管充血,以穹隆部明显,向角膜缘方向充血减少。
(2)结膜分泌物异常,分泌物表现可为脓性、黏脓性或浆液性,细菌侵及结膜后可致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起初分泌物呈较稀的浆液状,随着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及炎症细胞和坏死上皮细胞的增加,分泌物变成黏液性或脓性。
(3)乳头增生,是结膜炎症的一种非特异性体征,多见于睑结膜,外观扁平,乳头较小时,表现为天鹅绒样外观,角结膜缘部的多成圆顶状。
(4)滤泡形成,由淋巴细胞反应引起,表现为外观光滑、半透明隆起的结膜改变。
(5)真膜和假膜,有脱落的结膜上皮细胞、白细胞、病原体和富含纤维素性的渗出物混合而成。
2、并发症
急性结膜炎可导致眼部邻近组织遭受炎症侵袭,导致角膜炎发生,除了眼红和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外,多有明显的怕光、流泪和眼痛等症状,角膜表面可见灰白色溃疡等。
四、红眼病的检查及治疗
1、检查
(1)裂隙灯检查:查看眼部是否有淋巴滤泡、结膜水肿、充血、分泌物等。
(2)病原学检查:通过结膜分泌物涂片检查有无细菌感染。
2、治疗
本病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多为药物治疗。
(1)抗菌药
常用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可有效杀灭结膜中的细菌来改善症状。
(2)抗病毒药
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滴眼液或口服药,能有效杀灭病毒,缓解症状。
(3)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滴眼液,可作为辅助用药,减轻炎症反应。
五、红眼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清淡饮食,多吃蛋白质和容易消化的物质,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的维生素;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芥末、浓茶、咖啡、海鲜、鱼类等。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症状加重;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能助长湿热。
六、如何预防红眼病
1、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流行期间,要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用眼疲劳。
3、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用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尽量避免用脏手揉眼。
4、若家中有传染性急性结膜炎患者,其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应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消毒时,需将物品浸泡在热水里片刻后放到阳光下曝晒。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去战胜它。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才能守护心灵的窗户,远离红眼病的困扰,以清晰、明亮的双眼去欣赏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END】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部分段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