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病情严重,可对视力造成不小的影响。不少人感到疑惑,到底什么是沙眼,又有哪些症状,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沙眼,守护心灵之窗,远离沙眼困扰。
什么是沙眼?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一种微生物)感染所致,是一种传染性结膜角膜炎,能引起眼部“白眼仁”和“黑眼仁”部位的感染。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为沙眼。
沙眼的类型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分期:
I期 进行期
进行期,也称为活动期。此阶段,上睑结膜和穹隆结膜的表面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乳头与滤泡。乳头是睑结膜上皮表面的小红点状突起,呈细小乳头状或天鹅绒状外观。滤泡比乳头大,半透明,大小不一,轻度隆起。此外,此阶段还可能出现早期沙眼角膜血管翳,血管翳的末梢常有灰色浸润。
这个阶段传染性**,并且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Ⅱ期 退行期
此阶段,上睑结膜瘢痕开始出现并逐渐大部分变为瘢痕,仅留少许活动病变。早期瘢痕为灰白色条纹或灰白色网状,最后病变逐渐呈现灰白色光泽。
这个阶段传染性降低,但仍然需要防止传染给他人。
Ⅲ期 完全结瘢期
此阶段,眼睑结膜乳头滤泡消失,仅剩下瘢痕。
这个阶段已经没有传染性,进入恢复期,但仍需注意保护眼睛,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沙眼的病因
沙眼主要是由于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眼部或鼻部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沙眼者接触过的毛巾、衣服,或苍蝇等节肢昆虫,间接传播感染。以下人群更容易得沙眼:
1、生活卫生条件差:由于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眼—手—眼的途径传播,如共用毛巾、洗脸盆等个人卫生用品,卫生条件差更容易感染沙眼。
2、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等各种营养物质。
3、经常用手揉眼:揉眼时手上的沙眼衣原体容易进入眼睛。
4、母亲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婴儿:婴儿通过产道时容易感染沙眼衣原体。
5、免疫力低下:如淋雨受凉、过度疲劳或紧张的人等。
沙眼的症状
根据表现,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1、急性期症状
①畏光、流泪:怕光,眼睛会不由自主地流眼泪。
②异物感:通常感到眼睛不舒服,总觉得眼睛里面有异物。
③眼部分泌物中含有粘液或脓液:感到眼部湿湿的、分泌物较多。
④眼睑肿胀:若上下眼皮肿胀严重,会感到睁不开眼睛。
⑤明显结膜充血:“白眼仁”部位呈红色。
2、慢性期症状
①眼痒:眼睛发痒。
②异物感、干燥:眼睛干涩、有异物。
③烧灼感:眼睛发烫,有“火辣辣”的感觉。
沙眼未及时治疗或反复感染者,常伴发以下并发症:
①睑内翻倒睫:沙眼的常见合并症,结膜癫痕收缩和睑板弯曲畸形使睑缘向内翻转,牵拉睫毛倒向角膜侧生长,形成倒睫。睑内翻及倒睫触及摩擦角膜,可加重角膜混浊。
②上睑下垂:上睑结膜及睑板组织增生肥厚,使上睑重量增加,同时眼部肌肉的提睑功能减弱,因而发生上睑下垂。
③睑球粘连:穹窿部结膜瘢痕收缩,结膜囊变窄,以下弯窿最为明显。
④结膜干燥症:结膜广泛结瘢,使杯细胞和副泪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坏,泪腺开口痕闭塞,导致结膜逐渐干燥,出现干涩不适等症状。
⑤慢性泪襄炎:沙眼病变累及泪道黏膜,鼻泪管发生狭窄或阻塞,导致慢性泪炎,表现为流泪、流脓或挤压鼻根部大量脓液溢出。
⑥角膜混浊:沙眼衣原体可致角膜上皮炎症,在角膜血管翳的末端可以发生角膜浸润、角膜溃疡,加之内翻倒睫加重损害,最终可导致角膜混浊,视力严重受损。
沙眼的治疗
1、药物治疗
①抗生素眼药水:这是治疗沙眼的主要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沙眼衣原体。常见的有氯霉素眼药水、利福平眼药水等。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滴眼使用,切勿自行增减药量。
②眼膏:一般在晚上睡觉前,使用眼膏涂抹在眼睑内,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③口服抗生素: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口服抗生素。
2、手术治疗
沙眼的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所处阶段。在沙眼急性期,一般采用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方式,在沙眼的慢性期,如出现并发症,医生一般会给予相应手术治疗进行纠正:
①滤泡挤压术:主要用于眼睑及穹隆结膜(即眼皮内层与眼球连接处)滤泡大而密集者,目的是清除所有滤泡,促进修复。
②睑内翻倒睫矫正术:目的是防止晚期沙眼瘢痕致盲。
沙眼的预防与护理
1、预防:沙眼是接触性传染疾病,眼—手—眼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接触受感染者的分泌物和受污染的生活用品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和及早就诊是预防和控制沙眼**的方式。
2、护理:家庭护理非常重要,家属应意识到沙眼是种传染病,当再次发现家属“红眼”、畏光流泪时应进行隔离,对沙眼者用的面盆、毛巾可用开水烫及煮沸消毒。
早期的沙眼治疗相对简单有效,但如果延误病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给眼睛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当我们发现沙眼的疑似症状时,切勿轻视或拖延。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是控制沙眼传播、保护视力的关键。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部分段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